Search

🌏國際視角下的馬祖與台灣🌏

課程名稱:國際關係與公約
南亞技術學院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🌏國際視角下的馬祖與台灣🌏

課程名稱:國際關係與公約
南亞技術學院 馬祖進修課程
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李問

這學期起,我開始在南竿教「國際關係與公約」課程。由於是通識課,內容以實際案例和外交實務經驗為主,再輔以少部分理論。希望透過實際案例講解,讓同學掌握對世界各國的基本知識,特別是東亞的區域安全。

馬祖地理環境特殊,位處國家邊境。雖然面積小,卻也是國家的門戶,在區域政治中扮演特殊的角色。因此,戰後不論是美軍顧問團或是日本的「白團」都有派人來馬祖,更不用說二十世紀初,就已經有各方海上勢力在此交會。

小小的島嶼,因為各種歷史機緣,突然站上世界政治的斷層交界,躍上國際舞台。

第一堂課,我們練習世界地圖填空,也針對台灣和各個國家的直線距離進行練習。畢竟,學習看地圖是基本功!你,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嗎?

📌課程規劃(共十八週)

一、課程介紹:地圖看世界、認識外交與國際關係
二、台美關係:臺灣關係法、美中三公報、雷根六項保證、美國友台法案
三、東亞地緣政治:冷戰體系、美日同盟、後冷戰體系、印太戰略
四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:歷史發展、外交機構、戰狼外交、一帶一路
五、海洋安全: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、灰色地帶、海上民兵、中國海警法、海盜
六、亞洲導火線(一):南北韓、南海、釣魚台
七、亞洲導火線(二):蘇比克灣、中印邊界、克什米爾
八、國際組織:聯合國、歐盟、北約、東協、石油輸出國組織
九、期中考

十、國際經貿:戰後東亞經濟、世界貿易組織、科技戰、貿易戰
十一、台灣軟實力:公益活動、醫療與技術協助、人權外交、公民及社會運動
十二、區域專題:東南亞、東協十國、新南向政策
十三、區域專題:邦交國(南太平洋、加勒比海)
十四、區域專題:中國少數民族與中亞(藏人、維吾爾、蒙古、滿州、哈薩克)
十五、當代戰爭與時事:亞美尼亞vs亞塞拜然、敘利亞、伊拉克
十六、國際視角下的金門與馬祖
十七、書本討論:《中共攻台大解密》(作者:易思安Ian Easton)
十八、期末考與討論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李問(Wen Lii):李小龍的李,葉問的問。 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
View all posts